□巫锡文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为解决温饱按下红手印,立下生死状,签订大包干契约将土地承包到户,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小岗村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是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的缩影,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变迁和中国农村的巨大发展进步。“小岗精神”首先体现为“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大包干”精神,还体现为“忠诚于党、一心为民、扎根基层、开拓创新”的沈浩精神。在首创“大包干”解决温饱问题后,小岗村和很多农村地区一样陷入发展困境,可谓是“一夜越过温饱线,二十五年没过富裕坎”。直至2004年,在以第一书记沈浩为代表的党组织带头人引领下,小岗村开启了“二次改革”。通过解放思想把“大包干”时期分出去的土地通过土地流转再次集中起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坚持实事求是,发展农业调结构、开发旅游促生产、招商引资办工业,小岗人在沈浩和几任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正一步步奋力书写美好乡村的小岗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作为40年来基础薄弱村解决温饱问题、共同富裕、走向振兴的典型经验,汲取“小岗精神”的力量源泉,对新时代赣南乡村振兴新征程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赣南乡村振兴要汲取敢闯敢试的改革创新精神。当年,为什么18位带头人要冒险“大包干”,为什么党组织要向小岗村派第一书记,就是因为穷,小岗村地理位置偏僻、农业生产条件差,有很深的“穷根”。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所以小岗人敢闯敢试,闯出了“大包干”,闯出了走向富裕的康庄大道。赣南地区以丘陵山地为主,土地细碎化严重,区位发展条件欠佳,众多农村地区面临着农业产业基础薄弱、农民老龄化突出、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等发展困境。不仅如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思想观念的束缚、农业经营机制体制等的制约也在所难免。直面这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必须充分发扬敢闯敢试的改革创新精神,在乡村振兴总目标和总要求的指导下,探索摆脱发展困境的方法,敢于打破制度藩篱,冲破思想禁锢,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激发农村要素活力、创新农村产业形态和模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闯出实实在在的振兴之路。
赣南乡村振兴要汲取实事求是的求真务实精神。小岗村土地的“分”与“合”之变集中体现着实事求是的求真务实精神,有很多人质疑小岗人从分田单干到土地重新集中是倒退到了计划经济模式。对此,小岗村委会主任周群之这样说:“40年前包干到户是为了调动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力,解决温饱问题;2004年开始,由沈浩书记推动的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摸索致富之路。”由此可见,土地的分合转变不能简单从表面上去看,更不是开历史倒车,而是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而实事求是作出的改变,小岗村正是凭借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才得以在“二次改革”中取得成功。在赣南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求真务实精神,立足本地,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振兴方式,比如,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侧重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侧重实现其资源价值化,打造特色旅游乡村。无论选择怎样的方式,都要坚持实事求是,根据生产力发展需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适时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赣南乡村振兴要汲取为党为民的第一书记精神。党的十九大代表、小岗村党委书记吴夕明说:“‘大包干’解决的是小岗人的温饱问题,真正让小岗村开始走向富裕和振兴的是沈浩书记的到来。”从2003年至2016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先后选派沈浩等多名省直干部,担任小岗村第一书记,他们很好地处理了政策扶持与培育内生动力之间的关系,帮助小岗村改变政治生态,改善发展状态,逐步实现振兴。从目前发展形势较好的乡村来看,普遍都有致力于村庄发展的带头人。当前热火朝天的脱贫攻坚战中,第一书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在赣南乡村振兴过程中,同样需要发挥第一书记“忠诚于党、一心为民、扎根基层、开拓创新”的精神作用,这也是党的领导在乡村振兴中的直接体现。这里的第一书记不仅包括下派干部,还可以是当地的优秀干部,他们的任务是当好“领头雁”。保证每个村庄都有为党为民、素质过硬的“领头雁”,带领广大村民制定符合本地区特点的振兴方案,处理好政策扶持与培育内生动力之间的关系,激活人才要素、土地要素和资本要素,发展壮大本地区集体经济,解党委和政府之所难,想村民和村庄之所想。
赣南乡村振兴要汲取以人为本的农民主体精神。小岗村18位带头人冒险“大包干”,为的是闯出一条路解决村里人的温饱问题;沈浩扎根小岗,鞠躬尽瘁,为大家舍小家,带动农民群众艰苦创业,为的是让小岗人过上富裕生活,“小岗精神”无不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乡村振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仅仅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宗旨,还要坚定依靠人民,发挥农民主体精神。小岗村40年来取得的不凡成就离不开政策资源的大力支持,同样也离不开小岗人自身主体作用的发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赣州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必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要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想振兴”的意愿;要为赣南乡村振兴提供各类政策支持,激发农民“能振兴”的信心;要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会振兴”的能力。从而保证在推进产业兴旺和乡风文明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生产生活环境,实现有效治理的进程中都有农民群众的深度参与。
(作者单位:中共赣州市委党校)